使命
提供最优质的临床服务并以此教育本科生和研究生,在临床、基础和应用领域上进行全面研究。
 
愿景
以国际间卓越的成就,在区域上担当领导地位。
我们是运动医学及健康科学的先驱,以下是重要的里程碑:
1983年 |
设立在银禧体育中心(现已改名为香港体育学院)的第一所体育诊所 |
1984年 |
香港第一所运动损伤诊所,成立在威尔斯亲王医院,推动关节镜手术发展的第一个团队 |
1988年 |
香港运动医学及科学学会的创会会长(HKASMSS) |
1990年 |
建立亚洲运动医学联会的先驱(AFSM) |
1995年 |
建立亚太骨科运动医学学会的先驱(APOSSM) |
1996年 |
第一所运动医学中心被指定为世界卫生组织运动医学和健康推广合作中心(1996年-2009年) |
2002年 |
国际运动医学联会(FIMS)的第一位亚裔会长(2002年-2006年) |
2004年 |
在香港首办运动医学及健康科学的大学修课式课程(硕士和研究生文凭) |
2007年 |
首届运动医学及康复科技会议暨博览(SMART Convention & Expo),以促进知识转移及社区教育 |
2008年 |
体育运动创伤世界会议(WCST)首次在香港举行,有超过1000名人仕出席 |
2010年 |
以来自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的慷慨捐赠港币8872万,建立运动医学及健康科学中心 |
2011年 |
韧带与肌腱国际研讨会(ISL&T)首次在香港举行 |
2013年 |
香港中文大学干细胞生物学及再生医学国际研讨会(SCRM)首次在香港举行
首个在创新医学研究所(IIM)以及肌肉骨骼再生研究网络学会(MSKRRN)开展运动医学和再生技术(SMART)的团队 |
2014年 |
分别到访卡罗林斯卡学院、乌得勒支大学医院及史丹福大学(创新医学研究所(IIM)及肌肉骨骼再生研究网络学会(MRN)之3大主要合作学院)作学术交流,并于同年6月及11月分别与乌得勒支大学医院及史丹福大学签定了合作意向书 |
2015年 |
6月初与卡罗林斯卡学院合办了首届肌肉骨骼再生研究网络(MRN)国际研讨会,及后到南丹麦大学医院 作学术交流并签定了合作意向书 |
2016年 |
于3月在美国奥兰度合办了2016韧带与肌腱国际研讨会(ISL&T),于6月在香港筹办了一连4日的2016 APKASS会议及第16届IFOSMA,并于12月在香港筹办了2016亚洲运动医学联会(AFSM)研讨会,主题为"运动医学在社区"
|
2017年 |
于9月代表中大医学院邀请为匹兹堡大学「David Silver Professor」及医学院矫形外科主任傅浩强教授出任「吕志和博士创新医学杰出教授」并作公开演讲,题目为"60 Years of Excellence in Orthopaedic Research" |
2018年 |
于11月底在香港筹办了2018 亚洲运动医学联会(AFSM)双周年会议暨 香港运动医学及科学学会(HKASMSS)30周年学术会议 |
2019年 |
于6月与University of Rome "Foro Italico"签定了合作意向书 |
临床服务
运动团队自1983年成立以来,一直作为先驱致力于运动创伤的预防、治疗和康复。通过与各临床部门的密切合作,同一地方,一站式综合性夸学科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不仅提供予普通市民,也照顾专业和业余的运动员。我们治理运动有关的伤害,包括:膝关节周围,韧带、半月板和软骨受伤;肩关节周围,不稳定、肩袖和二头肌肌腱损伤;脚踝周围,软骨损伤、不稳定、夹击和肌腱问题;髋关节周围,唇关节受伤、夹击、软骨和肌腱问题。我们医院门诊每年治理超过5000个运动受伤个案。在香港体育学院,我们提供一般的治疗和矫形外科谘询,运动受伤管理和康复方案,运动和受伤预防的高危组别筛查。每年大约有300名精英香港代表队运动员接受我们在香港体育学院的护理。
在香港,我们首先采用膝关节镜,是关节镜手术治疗运动损伤的先驱,未来将继续带领发展。凭借我们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设备及技术,关节镜手术非常安全而有效,让患者恢复正常运动远远早于以前。我们的膝关节镜手术,包括:前十字韧带(ACL)重建,后十字韧带(PCL)重建,多韧带重建和对于髌股关节(PFJ)不稳定的重建。而肩关节镜,包括:肩袖修补,关节镜稳定肩部的经常性移位和肩上盂唇前后(SLAP)修补等。随着计算机导航系统和高清摄像系统的説明,高精度和更好的手术效果得以保证,特别是膝盖手术。与足踝团队和手部团队的密切合作,使我们的关节镜服务领域延伸到踝关节,腕关节和肘关节。每一年,我们在威尔斯亲王医院及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提供手术服务,治理超过350个运动损伤个案,其中约有250个前十字韧带和50个肩关节镜个案。我们的团队举办各种关节镜工作坊,如每年的高级膝关节和肩膀尸体关节镜工作坊,以便与来自香港,中国及世界各地的骨科医生分享我们的手术经验。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骨科专家密切合作,给予我们很多机会交流新的手术技术。
研究
运动团队的研究,临床、应用和基础科学之间有密切关系。主要研究重点是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我们已经在SCI期刊发表了超过264篇文章。在过去的30年间,我们成功取得过17项(一般研究基金)资助和9项ITF(创新科技)资助。在2006年,我们还获得了1200万UGC资助,发展一个联合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中心。2008年,随着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运动医学及健康科学中心(以8800万)的成立,显著提高了我们的研究能力,配备最先进的设施,如动物步态分析、体内细胞成像系统、多通道流式细胞仪和高解析度超声成像系统。为了实现更多创新的应对方案以治理骨科运动医学和肌肉骨骼疾病等问题及提供一个平台作跨学科的肌肉骨骼再生研究,运动医学和再生技术(SMART)计画于2013年在创新医学研究所(IIM)正式建立。我们的临床团队积极参与临床研究,并有非常广泛的兴趣,从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诊断技巧、受伤预防、手术技术发展,到康复和表现提升计画。我们目前的焦点是膝关节和肩关节运动损伤,尤其是在ACL创伤,如重建单束ACL与重建双束ACL对比的随机控制试验等,我们已经在不同的同行评议国际期刊发表了超过30篇临床文章。


我们的基础科学团队是世界上最卓越的肌腱疾病研究小组之一,开创了肌腱疾病临床样本的研究。我们还调查研究了不同的策略以促进肌腱愈合,包括:生长因数、干细胞、传统中国医学和生物物理介入。对于ACL受伤,基础研究团队与临床研究和应用研究团队密切合作,以实现将研究成果转移到临床。我们申请了许多专利,期待更多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我们的应用团队成立了香港中文大学运动表现和力学实验室。我们应用生物力学的技术来预测踝关节扭伤的发生,通过微电子刺激肌肉,防止过度的关节活动。这种创新的想法,引导了反扭伤鞋业的发展,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一系列反扭伤的「智慧」设备进入市场。我们还发明了一种新的膝盖旋转松弛仪来评估ACL动态和静态旋转的稳定性,是膝盖创新的生物力学评估技术。我们很荣幸能够成为肌腱和韧带研究知识转移的地区枢纽。于2008年和2010年,我们举办了世界著名的韧带与肌腱国际研讨会(ISL&T)。在2013年,第三届香港中文大学干细胞生物学及再生医学国际研讨会将继续拥有再生医学领域界的顶尖科学家加盟。透过肌肉骨骼研究网路的建立,我们能够促进更多国际合作,提高成员的学术、专业和科学成果。我们的基础科学团队是世界上最卓越的肌腱疾病研究小组之一,开创了肌腱疾病临床样本的研究。我们还调查研究了不同的策略以促进肌腱愈合,包括:生长因数、干细胞、传统中国医学和生物物理介入。对于ACL受伤,基础研究团队与临床研究和应用研究团队密切合作,以实现将研究成果转移到临床。我们申请了许多专利,期待更多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我们的应用团队成立了香港中文大学运动表现和力学实验室。我们应用生物力学的技术来预测踝关节扭伤的发生,通过微电子刺激肌肉,防止过度的关节活动。这种创新的想法,引导了反扭伤鞋业的发展,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一系列反扭伤的「智慧」设备进入市场。我们还发明了一种新的膝盖旋转松弛仪来评估ACL动态和静态旋转的稳定性,是膝盖创新的生物力学评估技术。我们很荣幸能够成为肌腱和韧带研究知识转移的地区枢纽。于2008年和2010年,我们举办了世界著名的韧带与肌腱国际研讨会(ISL&T)。在2013年,第三届香港中文大学干细胞生物学及再生医学国际研讨会将继续拥有再生医学领域界的顶尖科学家加盟。透过肌肉骨骼研究网路的建立,我们能够促进更多国际合作,提高成员的学术、专业和科学成果。
教育
我们是领先的运动医学教育中心。在本科教学上,致力于香港中文大学一、三和五年级的医科生教育。2007年,我们被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授予重整及合作基金(RCF),与香港理工大学的康复部门成立联合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中心。透过此次合作,我们的香港中文大学医科生和香港理工大学的物理治疗师学生,现在有机会享受一个双向学习,尤其是对于康复运动损伤的知识应用,以及发展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对于研究生教育,21名硕士研究生和15名博士生已经完成相关领域的研究项目,如肌腱及韧带再生和生物力学研究。2004年,我们的团队推出了有史以来第一个运动医学及健康科学硕士课程。随着知识雄厚的国际级师资,专业的研究和教育,多元化的背景如:医生、物理治疗师、护士、运动科学家、专职医疗人士、健身专业人士和运动爱好者,我们向学习者提供一个全面和严格的培训。现在,我们已经培训了超过400名硕士生。其中许多校友都在香港和世界各地的运动医学专业及行业有着显著的贡献。
社区服务
为了应对与社会不断增长的意识、需求和发展,我们的高水准服务从医院延伸到社区各个层次。我们向社会提供志愿医疗服务,支援不同的本地及国际体育专案,如香港马拉松、毅行者、全国体育大会、中国F1大奖赛和亚洲联合会杯。我们也为香港代表队、中国国家运动队、学院和专业运动员担任队医及定期在学校和社区团体举办教育讲座。这些社区服务活动,现场医疗服务和教育讲座,每年累计超过1000小时。自2007年以来,我们一直向公众推广运动损伤的资讯和知识,通过主办每年一度的SMART(运动医学及康复治疗)会议,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和临床医生被邀请到来与观众分享和讨论重要的运动损伤预防资讯,提高大众面对肌肉骨骼疾病的意识和对策。我们还出版了各种教育类书籍。
未来
运动医学是骨科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横贯其他医科来说,特别是骨科,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新兴的专科。一个训练有素的骨科医生会从这门综合的培训受益,而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将适用于其他专科。
香港中文大学运动医学中心将继续保持体育精神的要素,实现「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在临床服务、教育和研究上达到新的高点。我们要把下一代的临床医生和科学家带到新平台,引领这门学科的发展。
|